“调度指挥中心大屏调试完成”“三大核心生产系统顺利完成带煤联合调试”“2025年一季度掘进进尺较去年同期增长18.68%”……赵石畔煤矿捷报频传。主副立井双线齐发,千余名建设者穿梭不息,日均运输物资数以千件。主立井单日高效完成95勾作业,提煤效率实现130%突破!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全体建设者们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最后攻坚,向着9月联合试运转目标全力冲刺。
截至5月10日,赵石畔矿业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99天,通过构建“11558”安全管理模式——锚定“年度安全工作目标”,搭建智慧安全管控平台,筑牢“五道”安全防线,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健全“五大”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八项”举措,形成全链条安全管理闭环。今年以来组织专项培训59期,覆盖职工2614人次。组织机电事故、雨季三防等实战演练3次,依托智能识别系统精准查纠“三违”行为162起,较去年同期下降26%,实现隐患整改率动态保持100%。为矿井安全生产构筑起立体化的长效防护体系。
赵石畔矿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生产经营与生态保护工作,推行绿色文明施工。以三个“百分百”践行绿色发展。污染防控100%,输煤栈桥全封闭运输,实现“煤不落地”,矿井水处理站实现井下疏干水和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固废利用100%,积极探索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通过充填开采,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全部综合利用;生态修复100%,采用乔木、草坪相结合的方式对裸露山体进行绿化种植,积极践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这份“地下采煤、地上开花”的生态答卷,不仅赢得“全国绿色文明示范工地”殊荣,更让周边村民感慨:“现在的矿山,比公园还美!”
走进调度指挥中心,巨型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井下设备运行数据——这正是赵石畔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缩影。该公司以“科技赋能”为主线,交出一份硬核成绩单:数字底座全面夯实,数据中心和调度大厅工程竣工投运,敷设线万米,构建起“矿井神经网络”;智慧场景加速落地,安全监控系统实现隐患智能预警,智能供排水系统可远程调控;洗衣房RFID芯片让1000件工服“自动归位”;BIM技术攻克数字化施工管理难关;钢丝绳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公司级验收,创新成果多点开花。“我们正全力推进5G井下应用场景开发,确保建成投产时成为I类中级智能化矿井!”赵石畔矿业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李智飞信心满满。
赵石畔矿业在煤矿建设阶段即与电厂形成高效联动,持续为电厂提供工程煤,全部转化为清洁电能。这种“原煤直供”模式显著降低燃料运输成本,让清洁能源生产更具经济性。待项目全面投产后,煤矿每年将形成稳定产能,与电厂需求精准匹配。电厂则发挥能源转化优势,为煤矿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能源保障,实现水、电、热等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这种实践打破了传统煤电产业壁垒,不仅提升了资源转化效率,更构建起抗风险能力更强的产业共同体。煤电联营模式正以“化学反应”般的协同效应,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实践样本,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赵石畔矿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国家能源规划”和“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方案,以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目标,实现煤电联融、内融外联,打造煤电联融高质量发展新标杆。(通讯员 邵治宇)Betway-官网平台Betway-官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