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宋敏 刘晓青 通讯员周波 任之金)7月23日,在位于宜城南营街道桐树村的宜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YC11号、12号图斑项目施工现场,3台大型挖掘机在矿坑内进行土地平整作业。
“我们正在进行土石方作业,通过高挖低填的手段,对原采矿坑进行回填。回填之后再采用技术手段,对整个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消除。消除完以后对整个施工区域进行覆土,部分区域复垦为耕地,部分区域通过生态重现手段恢复矿山生态。”宜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YC11号、12号图斑项目负责人唐传雄说,“目前施工进度已经完成20%,计划明年3月底全部完工。”
作为省级重点项目《湖北省汉江中游水源涵养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的重要子项目,宜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自启动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悉,该项目覆盖小河—孔湾、王集—流水两大片区,涉及8个乡镇共75处历必威-官方网站首页史遗留废弃矿点。修复总面积达146.07公顷。项目总投资7639.51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17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460.51万元。该项目业主单位为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襄阳小河临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主体联合承建。
“在工程施工中针对不同矿山创伤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力求生态效益最大化。”襄阳小河临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谭辉介绍:“对损毁严重的111.89公顷区域实施‘生态重建’;对24.75公顷具备潜力的地块推动‘转型利用’,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对9.44公顷扰动轻微区域则采用‘人工辅助恢复’,减少人工干必威-官方网站首页预。”
截至目前,宜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进展顺利,8个自然修复图斑已通过验收并公示,17个转型利用图斑中16个完成证明手续。50个生态重建区域已开工12个。项目组正全力攻坚,力争2025年底完成全部修复工程,2026年4月前达成绿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