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乱石裸露、沟壑纵横的废弃矿山,如今草木葱茏、道路通达。昨日,记者走访晋江英林镇大觉山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经过8个多月的系统治理,这片曾因采矿留下的“伤疤”的土地已披上“绿衣裳”,道路硬化、植被种植等核心工程基本完工,一幅“矿区变景区 旧貌换新颜”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该项目总投资2300多万元,位于英林镇陈山村、马山村,去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治理区总面积约49.8万平方米,包含33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被列入省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获上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坡面清理、场地平整、养护道路、覆种植土、修建截(排)水沟、安全防护栏、绿化、植被养护、监测工程等,对损毁的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从英林镇草马路拐进马山水库,崭新画面令人眼前一亮,平整硬化的道路顺着水库四周延伸,规范醒目的安全标识清晰可见,整齐排列的绿化树迎风挺立,山坡上的植被幼苗正努力生长,摇曳出蓬勃生机。
“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马山村至陈山村英山生态公园的养护步道正在施工,预计月底就可完工。”项目代建单位晋江文旅集团工作人员杨逸翔表示,通过场地平整、覆种植土、绿化、植被养护等举措,昔日废弃矿山复绿,步道两侧主要种植樱花、小叶榕、香樟等绿化树,而治理区则以种植木麻黄和相思树为主,以促进地质环境恢复、景观美化,改善生态环境。
“家门口变美了,村民又多了一个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马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海洋表示,马山村与陈山村的养护步道打通后,两村可实现资源共享、连片发展。村民可通过养护步道直到英山生态公园山顶呼吸新鲜空气,游客也可通过步道感受矿山遗留独特景观和水库宁静的自然风光。
矿山复绿后,英林镇还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生态修复一体化行动,探索实施“生态修复+文旅”的发展模式,让矿山再生“金”。同时,英林镇还将持续做好英林、东埔、清内、西埔、龙西等5村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整体规划,有序推动废弃矿山修复,打造矿山生态修复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