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在全省首个煤矿疏干水项目——环县刘园子煤矿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碾压机在坝体上来回穿梭,工人们细致地进行排水沟浇筑作业,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不停步、不减速。
据了解,刘园子煤矿自2015年投产以来,年产90万吨煤炭,年疏干水量已达335万立方米。然而,当前煤矿自身疏干水年利用量仅为40万立方米,综合利用率远低于75%,大量宝贵水资源未能有效规划利用。面对这一严峻现实,环县果断决定实施刘园子煤矿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9亿元,通过建设两座2000立方米的水源调蓄水池、总库容685万立方米的注入式水库、日处理规模3630立方米的净化水厂等,将疏干水变废为宝。
“矿井疏干水利用是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自项目开工以来,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水源调蓄水池主体工程已完成2座,注入式水库完成库区治理土方开挖量122万立方米,净水厂主厂房基础灌注桩全部完成,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建设。此外,进场永久道路、大桥基础及溢洪道等关键部位施工均取得显著进展。”项目技术负责人郭志奇说。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环县西北部稳定供应超过250万立方米的生活及产业用水,并可为正在规划中的4万亩环县河连湾高效节水中型灌区提供年灌溉水源284万立方米以上。这条由地下矿井涌水转化而来的“新水源”,将通过建设者的双手,流入干涸的土地,为环县乡村振兴与生态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